个人成就
- 发布了50篇内容
- 获得了17次赞同
- 获得了40次收藏
个人简介
擅长领域
暂时没有设置哦~
-
电机控制中归一化的理解与实现
直播亮点
在很多电机控制应用场合,考虑到成本的问题,选用的单片机可能都没有浮点运算单元,这样的话如果在程序中直接使用浮点数进行数学运算,最终导致的结果将是带来执行时间的增加,这样再去开发电机控制算法就会带来极大的困难,甚至无法实现,即使实现了,电机控制的效果也是不理想的。
但是,对于低成本的电机控制方案来说,又该如何去克服这个问题呢?这时就会涉及归一化概念了,如果我们能够将原来需要的浮点运算转换一下计算方式,而这个方式可以在绝大多数的单片机上实现,是不是适用性就得到了提升呢?
那么本次直播将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归一化的概念,并给大家分享不使用浮点运算如何实现小数的数学运算(乘/除)。
直播大纲
1.归一化概念介绍。
2.电机控制中归一化如何去理解?
3.定点小数介绍及表示
4.传统的浮点小数运算与定点小数运算对比。
5.实例计算及公式总结
4. 用户参与获益
-
STM32 BootLoader你知多少?
直播亮点:
1.系统BOOT模式和IAP两种模式分析
2.从F0 F1两款芯片架构角度分析
直播大纲:
1.什么是BootLoader?有什么应用?
2.什么是系统Boot模式? 什么是IAP?有什么区别?
3.如何进入系统Boot模式?系统Boot模式下单片机如何运行?进入之后可以做些什么?
4.IAP模式下单片机如何运行?
5.IAP模式跟中断向量表有什么关系?
6.为什么要拿F0、F1两种芯片来分析?他们有什么区别?
-
硬件工程师不得不掌握的运放知识——深入讲解MCP644X如何实现轨至轨的
直播内容:
常规运放的输入级和输出级由于受到每个晶体管Vbe的的限制,而达不到电源电压的正负电源轨(会有1V左右的压差)。所以,在电路设计中经常会用到轨至轨运放,因为它的输入级能覆盖正负电源轨,输出级一般也能达到几mV~几十mV之内(不过具体要取决于负载电流和导通电阻的大小)。这样的话,显著增大了系统的动态范围,同时也能保持一定的线性度。
直播大纲:
1、运放的发展历史及现状;
2、为什么会有轨至轨运放;
3、什么是运放CMOS工艺(深入讲解工作原理);
4、轨至轨运放输入级分析;
5、轨至轨运放输出级分析;
6、输出级带载能力与电源轨之间的关系;
-
深入剖析STM32-SPI通信
直播亮点
底层原理、关键参数寄存器配置、实际发送数据波形分析相结合,从波形上分析不同参数配置的区别,深入理解SPI,并且分析SPI通信中一些常见的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。
直播大纲
1.SPI通信协议原理
2.SPI通信相关配置参数讲解
3.SPI通信波形测试分析
4.SPI不能正常通信可能性问题分析以及解决方法
-
电源工程师必修课之PFC电路讲解
直播亮点
1,隔离PFC电路的优缺点,
2,连续模式APFC有临界模式APFC的一些区别
3,临界模式与连续模式优点与缺点分析
直播大纲
a、为什么要做PFC
b、填谷电路的介绍
C、单级反激电路的介绍
d、连续PFC电路的介绍
e、临界PFC电路介绍